苏报讯(记者 张帅 通讯员 王金艳)如何让法律监督者也纳入被监督范畴?相城区人民检察院通过案件流程分解,建立了“七员联动”内部监管模式,进一步提升程序监管效能,盘活了干警资源。
去年以来,相城检察院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将流程监控工作分解:系统专管员、统计员、涉案财物监管员、信息公开员、案件受理员、律师接待员、流程监管员,“七员”构建起网状联动模式,各个工作节点都处于动态流程监控。
在流程监管员卞叶的办公电脑屏幕上,“检察统计”微信群不停闪烁,在群里,不同办案部门、不同检察科室的检察官都跟踪关注着本院案件的流程,相互联动,随时交流沟通,卞叶最终把关监管。她介绍,以往,案件流程结束后进行抽查,难免遗漏一些内部流程方面的瑕疵。现在,案件流程的各个环节都同步反馈,七八双眼睛盯着一个案件,可谓“拉网式”动态监控,任何瑕疵都没有藏身之地。
一些内部流程的细微瑕疵,对于案件结果没有任何影响,社会公众也没兴趣关心这些细节的专业问题,但相城区检察院为什么要内部把控这么严苛呢?检察长朱文瑞说:“如何促使案件监管向立体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如何让流程监控成为程序正义的守护神一直是我们在探索和思考的问题。构建网状监督模式是相城检察院追求程序正义的一种尝试。”
朱文瑞与副检察长们一起创新思路,打造案件内部监管模式的同时,还盘活了案管人力资源。基层院案件量大,通过案件流程分解的“七员联动”,鼓励干警在定人定岗的基础上,熟悉案管各项业务技能,开展内部学习或者岗位轮换,协同办案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
顺应移动互联的信息化时代趋势,制度创新提升了业务效能。2016年,相城检察院受理审查逮捕案件553件743人,起诉案件874件1118人,每一起案件都严格接受了内部流程监控,办案又快又好,保障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