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人情关
2022-10-11 14:14:00  来源:检察日报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公安机关通缉犯罪嫌疑人的信息。世界很大,也很小。假如你恰好遇到那位被通缉的人,甚至此人还是你的朋友或亲人,你会怎么办?是大义灭亲、勇于举报,还是视而不见,甚至帮助他们逃匿?

  男子姚某一直跟随胡某混迹社会。2019年9月的一天,胡某让姚某帮他一个朋友租套房子。姚某心想,胡某是混社会的,突然让自己帮他的朋友租房,住的人肯定有事,但还是答应了。

  很快,姚某找到一套房子。为避免引火烧身,姚某以女友的名义将房子租了下来,并准备了一些生活必需品。不久后的一天,姚某接到胡某电话,说要带人去租的房子居住。姚某立即来到指定地点上了胡某的车,发现车后排坐着熟人王某,当即明白房子就是为王某租的。此前,姚某已知道王某犯了事,且亲眼看到过警方通缉王某的信息,但还是带着王某来到之前租好的房子里住下。

  此后半年多,因为王某不敢出门,姚某便隔几天就给他送去生活必需品。此外,姚某还给王某装了宽带,供他娱乐消遣。2020年4月,因为风声太紧,王某离开了租住房藏匿他处。同年9月,王某被警方抓获,姚某为其提供住宿庇护的事也随之案发。今年8月29日,姚某被法院以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近些年,一桩桩陈年旧案先后被侦破,不少逃匿若干年的犯罪嫌疑人也纷纷落网。可以说,在当今社会,犯罪后通过四处躲藏试图逃避刑事处罚已是难上加难。

  但是,很多人在犯罪后的第一选择依然是撒腿逃跑,从此过起了隐姓埋名、四处藏匿的逃亡生活。人生没有回头路。对于已经犯罪的人来说,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勇于面对自己的过错,主动投案,真诚悔罪,认真改造,争取早日回归社会。

  对于这些人的朋友、亲人,则更要看清这一点。发现他们藏匿后,要善于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投案自首,否则就应该及时举报。这样做看似不近人情,实则是帮助他们勇于改过自新,尽快开启新的人生。

  遗憾的是,很多人过不了人情这一关,觉得朋友或亲人遇难时,如果不伸手帮一把,似乎就太不近人情,于是想尽办法为他们的逃匿提供帮助,最终不仅帮不了对方,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天理国法人情,这个排序可不能错。错一步,后悔一生。

  编辑:苏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