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上海虹口:用沪语开展反诈宣传
2022-11-28 11:02:00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王晓阳)“不要对网恋抱有希望,对面是啥人还不晓得哪!”“爷叔,平时买古钱币吗?万一买到假的咋办?”近日,在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一堂养老反诈课正在进行,虹口区检察院检察官和老年人用沪语“零距离”互动。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更好守护“夕阳红”,虹口区检察院开展了“防范养老诈骗普法进社区”宣传月活动。检察官围绕“防诈骗陷阱、护幸福晚年”主题,以视频和同步讲解方式,用沪语向老人们开展法治宣讲,系统讲解养老诈骗典型案例,剖析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并现场发放防范养老诈骗宣传手册,帮助老年人切实筑牢防范养老诈骗防火墙。

  “阿姨,侬晓得自己为啥会被骗吧?”“爷叔,侬碰到过这种事情吗?”授课刚开始,老人们还有些拘谨,当检察官用熟悉的沪语开始“聊天”时,他们渐渐融入节奏,纷纷讲述身边遇到的一些事例。

  “买到假古钱币不得自己认赔呀!”“不是这样的,司法机关会根据掌握的证据认定对方是否构成犯罪,不能你们自己赔钱被骗让犯罪分子逃避法律责任。”“阿姨,在公园里一起健身的老朋友喊侬买‘大力丸’,还送号称效果好的仪器,听完今天的课,侬还买吗?”“不买不买!都是骗人的东西,我不仅自己不买,还要让老朋友也不要买!”在一来二去的对话中,检察官为老人们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提高警惕意识,辨识诈骗手法,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据了解,截至2021年底,虹口区人口老龄化程度达43.2%,居上海市首位。近年来,虹口区检察院不断优化涉老专业化办案模式,连续三年在重阳节前发布涉老刑事检察白皮书。他们定期走进社区,走到老年人身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宣传,提升老年人的反诈意识,为老年人构筑司法保护安全网,撑起一片法治蓝天。

  编辑:苏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