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姑苏晚报》: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2018-10-30 13:22:00  来源:姑苏晚报

  本报讯(记者赵晨民)最近,昆山30多所学校周边的商店里,出现了检察官们的身影。原来,他们是来调查校园周边有没有“水晶泥”等危害少年儿童健康的“三无”玩具的。在昆山市检察院发送了检察建议之后,该院的千灯、张浦、花桥、巴城、周市五个派驻区镇检察室,与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开展了“护苗”行动。而这五个派驻区镇检察室,就是昆山检察院打造的“不偏科”“不漂浮”扎根基层的新型区镇检察室。

  昆山市检察院用五年时间,先后建立千灯、张浦、花桥、巴城、周市五个区镇检察室,立足检察职能,围绕“检察贡献”和“检察作为”的发展方向,将刑事案件办理职能下放,以实在的检察工作带动法律监督、公益诉讼、犯罪预防等职能的全面展开。

  花桥检察室在办理一起非法行医案过程中发现车库“黑诊所”现象在当地并非个例。据此,检察官一一走访乡镇医院、社区卫生站,编制并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撰写了《关于非法行医情况的调查报告》,并向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可行性对策建议4条,促使全市集中整治了一批“黑诊所”。

  巴城检察室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一建材厂非法占用农田和建设用地,炉渣堆放达15万吨,存在重大污染和安全隐患。在持续跟进一年后,检察官撰写了《法律分析意见》,通过发出检察建议等措施,推动炉渣“黑山”的彻底清理,成功收回国有土地58.5亩。

  张浦检察室结合办理的一起纵火案,以法治引领自治,出台《深化安全生产检察工作细则》,推动社区建立防火安全长效机制,实现业主、物业、居委、行政部门和检察机关在防火安全上的双赢多赢共赢。

  而千灯、周市检察室针对吴淞江沿岸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联合相关部门对钢材市场内14家经营户、沿线8家码头经营户开展集体约谈,有力推动了该项工作实质性进展。

  从案件办理中发现社会治理漏洞,通过《调查报告》《情况反映》《法律分析》《检察建议》等多种形式,向相关单位、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和意见,这是昆山市检察院区镇检察室建设的一大特色。目前,五个区镇检察室,年均办理批捕、起诉案件700余件,出台各项制度9项,推动基层治理30多项,被列为“六项市级重点法治实事项目”“社会治理重点项目”等。一名社区检察官被评为“昆山好人”。(本文感谢昆山市检察院唐慧玲支持)

  编辑:万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