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木版年画有了守护人
2023-04-27 21:19:00  来源:检察日报

  “香灰木炭柳枝条,朽稿贴梨供刻雕”,这句话道出了木版年画的精髓。

  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以木版年画闻名于世,木版年画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近年来,木版年画发展遭遇困境。如何发挥检察职能,以公益诉讼助力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当地检察机关思考和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了守护好非遗传承文化根脉,2022年8月,祥符区检察院在朱仙镇开展非遗保护专项监督活动。检察官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尽管当地有关部门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先后成立木版年画社和研究会等民间组织,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关注。比如,手艺人数量逐渐减少,木版年画主题单调守旧,缺乏创新性、宣传不到位等。检察官经研判认为,原因在于有关单位没有建立监管和引导体系,导致非遗保护工作存在抓大放小、职责不明的情况。

  “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同时还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检察机关应当依法履职,守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祥符区检察院针对木版年画保护开展公益诉讼工作,专门征询全国人大代表、祥符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党支部书记郭建华的意见。

  祥符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公益诉讼团队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做足功课后,再次来到朱仙镇进行走访。木版年画社社长张继中先生表达了对行业发展的焦虑:“传统的木版年画大多为家庭式作坊制作,各有特色且各承一派,由于缺乏统一管理和引导,导致传统技艺的传承延续因门派所限抑制了发展空间。”

  “年画制作从绘稿到分色,从刻颜色版到印刷最少几十道工序,是个细活儿、苦活儿,现在愿意学的人不多,我真担心手里的技术失传。”尹氏老天成木版年画作坊第五代传承人尹国法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通过走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检察官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还面临门派林立、版权保护意识不强、经营管理滞后等问题。

  2022年11月,该院分别向朱仙镇政府、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检察建议:由政府牵头,征集朱仙镇木版年画标识;多渠道推介宣传,推陈出新;成立行业联合会,筹建朱仙镇木版年画“老字号”孵化园;探索成立“政府+企业+景区+传媒”文创团队,打造新媒体推广矩阵。

  今年2月26日,祥符区检察院召开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传承与保护公益诉讼听证会,全国人大代表郭建华、开封市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一级调研员王玉鹏、开封市人大代表董海英、开封市人民监督员王景卫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社社长张继中作为听证员参加。该院检察长代朝辉主持听证。

  “政府将每年拨出一定数量的资金资助这些民间艺术家,同时将设立专项创新奖励基金,鼓励艺术家开发新产品。”

  “我们正在加大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争取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认同感、自豪感。”朱仙镇人民政府、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以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就检察建议发出后的履职情况分别进行阐述。三个多小时的听证会,各方人员围绕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激烈讨论,出谋献策。

  “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早已在艺术作品中融入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区检察院以朱仙镇法律监督联络点为平台,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听证会结束后,郭建华对参加听证相关单位的做法表示肯定。她希望相关单位团结协作,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塑造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

  目前,相关单位正在承接中国(朱仙镇)年画节全国性文旅活动,以提升木版年画的影响力。在朱仙镇启封故园内,有一个全新的年画文化园区,园区计划投资125亿元,占地5380亩,是朱仙镇新的旅游观光地。相关单位还与23所高校建立实训基地,通过开展联合展出、讲座、表演等,让更多的人实地感受木版年画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编辑:苏州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