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人民检察院案件现场VR全息复刻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检察信息技术部 周先豹
各位媒体朋友们:
刚才大家看到的是11月6日姜某某故意杀人案的庭审现场,在庭审质证环节,我们苏州市院的公诉人展示了该案VR全息复刻案件现场,以从外围引导进入中心现场的视角,向法官、被告、辩方律师以及所有到庭人员呈现了案件现场的原貌。这个案件的开庭标志着我们的案件现场VR全息复刻技术在现场复勘到案件审查、推演、汇报再到出庭示证等司法办案环节得到了全面应用;标志着我们搭建的软件平台,培养的人才队伍,梳理的工作流程得到了全面检验;标志着我们将VR全息复刻技术应用于司法实践所探索的工作路径初步成型。
多年来,刑事案件的办理,一直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来记录案件现场,对案件查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一些重大复杂的案件,仅依靠传统的现场勘查笔录,难以实现案件的场景化重现,对案情的还原不够直观。比如一个凶杀案的发生,从侦查环节开始,即聚焦了大量办案人员的目光,在案件的层层汇报与研判过程中,听取人很难得到亲临现场才能获取的信息;审查起诉阶段,承办人往往会需要反复进入案件现场以复勘、推演及侦查实验等手段理清案件发生的脉络;在法庭审判环节,也存在实景示证的需求。在司法实践中,传统的案件现场记录方式还存在很多短板:采用文字和平面图片描述案件现场,办案人员需要大量的自行想象来重建现场情况;重点案件,关注人多,同时满足侦查指挥、案件推演、讨论汇报、侦查实验以及出庭示证的手段缺乏;到案件现场实地进行侦查实验、反复勘查、案件推演推高司法成本;实地案发现场难以长久保存。这些司法办案的痛点促使我们迫切地去寻找一种场景化的手段,来尽可能全面、准确、真实地重现案件现场。
之前,我们尝试过运用手工建模的方式,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让重建的现场不再只是逼真而是原貌;如何让争分夺秒需要研判的案件尽快呈现;如何实现一次重建,多环节应用,永久保存;如何与传统的现场勘查资料衔接,更好地服务办案;如何低代价地融入现有办案流程,迅速形成实战能力。
为此,我们经过扎实的调研,确定了将VR技术运用于司法办案的探索方向,从适应司法办案特点对VR技术进行改造,将VR与现有智慧检务建设成果融合形成合力,挖掘将VR适用于司法办案的场景以及梳理可行的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探索。经过一年来的实践,目前,我们已经建成了一个运行于检察内网的VR全息复刻系统,培养了一支VR技术队伍,梳理了一套工作流程。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以案件信息安全为核心,无论是平台的搭建、系统的研发、人员的参与等等均实现内部赋能,形成了在司法办案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应用模式。
现在,案件有了复刻需求,我们的检察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利用专用设备进行实景扫描,采集信息上传到检察内网服务器,由后台算法将图像及相关空间参数生成可裸眼查看的三维场景。苏州市院办案软件——“办案E卷通”通过案件ID自动将该三维场景与案件关联,随案流转,依权限供办案人员在各环节使用,不断放大一体效能。
该技术部署以来,我们在一些疑难典型的案件办理中进行了应用。例如姜某某故意杀人案,这个案件发生在一个被隔成8个小房间群租房中,案发时,部分房间已被整改拆除,案件现场较一般的布局规整的现场而言较为复杂。姜某某与相邻租户其中一名女性发生口角,后将被害人推至房间,将该被害人以及同屋另一被害人捆绑、掐勒等致死,放火后逃离。案件的审查环节,承办人说他们的第一感受就是需要不断的翻看现场勘查笔录的照片与讯问笔录“脑补”案情,案件的细节信息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空间想象。我们在现场复勘的时候对案件现场扫描,生成了裸眼可视的案件现场,场景中显示了被告与被害人分别租住在对门两个房间,现场中剪刀的提取位置、房间的过火痕迹、门口来不及收拾的被告的行李以及被告逃离的窗口都印证着现场勘查中发现的案件事实。在拍摄时我们对关键场景进行近距离拍摄,后期通过放大的操作查看细节信息;将现场勘查笔录中的照片,绘图等作为附件插入在现场中,通过点击插入点进行查看,实现了与传统现场勘查的对接。
昆山何某污染环境案,属于公益诉讼案件的办理范畴。在公益诉讼案件中大多的现场为开放的或半开放的现场,原始环境随着时间推进存在灭失的风险。正如这个案件,在我们拍摄的时候,该厂房已易主,所幸的是现场暂未拆除。在这个全息复刻中,我们清晰的看见这里排放管道割断的情况,该案中被告将废水处理设施综合池中接上软管,将原本应当经过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污水排放口,排入厂区旁边的河道,导致河道中重金属超标。在案发场景面临灭失之时,VR全息复刻技术实现了将原始场景冻结,使得我们后续想要“回头看”时,一键 “回到”原址。
上面两个VR全息复刻在精准示证、对接传统现场勘查、保留案件现场原貌等方面都得到了实战的检验。VR全息复刻在案件推演方面也具有现实意义。如昆山一起故意伤害案件,该案被害人在房间内被嫌疑人殴打,造成全身十余处骨折,本着求生本能的被害人拼尽全力逃离现场,我们可以在场景中放上人物模型,推演被害人的逃离路线,验证案件的案情。同样,在其他刑事案件中,亦可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案件推演,比如,我们可以将作案工具植入场景。目前人物模型已实现了48个关节的自由活动,可以对人物尽可能的贴近案情进行相应的摆放。我相信,很快我们就能让小人依照预设活动轨迹像动画一般自行动起来。
上述的几个案例为大家呈现了案件现场VR全息复刻技术的在实际办案中的应用,简单概括,其有以下特点:
“快”:一个100m2的案件现场从扫描到生成至发布,总共耗时不超过2小时,对于刑事案件的快速反应、快速研判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准”:复刻的案件现场物品的尺寸、方位、形态与原始场景等比例呈现,可以进行缩放、测量,也可以与现场勘查资料关联展示。
“真”:不同人员可以以不同视角、不同路径无限次“进入”VR案件现场查看与实地一致的场景,消除不同人员对案件以及空间布局理解存在的差异。
“全”:全面记录案件现场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细节的形态、相对方位,在任何时间对案件回顾都不会遗漏任何细节。
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着眼获取源头证据,用VR全息复刻为现场勘查探索了一种新型的技术手段;为案件的办理引入了一种新型的证据载体,提高了案件承办人查清案情的效率;为典型案例及法制宣传固定了一种新型的数字形态,使不受时空限制的案件现场实景回顾成为可能。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有新兴技术为司法办案助力,比如电子取证、人脸识别等等。我们期望通过不断地探索VR全息复刻技术在司法办案领域的应用,为该技术的呈现成为新的证据载体提供一种可能!我们期望通过更多典型案例的实景呈现,使得该项技术在全国司法办案领域广泛应用!我们期望通过对新兴技术的敏锐实践推动法治进程前进一毫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