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2019年苏州市检察机关开展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新闻发布会典型案例之五
2019-11-11 11:47:00  来源:苏州市检察院

  

王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

        ——“上门服务”,让司法救助走到老百姓中间

    【基本案情】

  救助申请人王某,女,汉族,1988年10月生,无业,系阙某某涉嫌故意伤害案的被害人胡某的妻子。2019年5月11日晚,犯罪嫌疑人阙某某在胡某的陪同下前往某小区找到自己的妻子陆某,随后阙某某动手殴打妻子并损坏其汽车,被害人胡某上前制止,在此过程中,胡某被阙某某打倒在地,并继续被拳打脚踢致颅脑损伤。胡某经送医院紧急抢救,虽脱离生命危险,但至今仍未完全清醒。检察机关进行司法救助调查时,胡某住院治疗已花费70余万元,而阙某某家仅赔付约28万元,远不足以支付医疗费用。出事前,胡某一家仅靠胡某及其父亲打工维持生计,王某的婆婆刚做过手术,如今老两口一直在医院照顾胡某,王某在家待产并照顾3岁的大女儿,整个家庭没了经济来源,外加东拼西凑的借款让王某一家陷入了困境。

  

  检察官到申请人王某家实地走访,查看其家庭生活情况

  【检察官履职情况】

  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在办理阙某某故意伤害案过程中,发现被害人胡某治疗已花费大量医药费且仍需继续治疗,未得到足额赔偿,胡某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立即将救助线索移送控申检察部门。控申部门迅速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安排专人进行办理。承办人员认真审查案件材料,发现胡某一家位于相城区渭塘镇,正好是所在部门的结对网格,经走访社区网格员、到王某家实地查看其家庭生活情况,了解到胡某至今仍在上海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妻子二胎即将临盆,目前既无劳动能力,也无经济收入,生活非常困难,符合救助条件。考虑到王某一家的特殊情况,承办人员决定“上门服务”,为王某申请司法救助进行“全程指导”,现场告知王某司法救助的申请条件、申请办法和具体操作程序,并协助王某当场用手机通过该院的国家司法救助智慧平台提出救助申请,最终获得救助金20000元。在为王某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的同时,承办人员还主动作为,组织双方当事人就民事赔偿先期履行部门进行调解,并建议社区建立对王某家庭的帮扶机制,形成多元化、网格化的救助体系。

  

  上门服务,为王某申请国家司法救助进行全程指导

  【发布意义】

  本案系检察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过程中主动作为,上门服务,对特困刑事被害人家属予以救助的典型案例。为深化国家司法救助工作,相城区院实行内外“两手抓”,内部制定《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检察院关于移送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协作办法》,构建以控申职能部门为主、公诉、侦监、民行、未检等部门相互协作的司法救助内部信息互通共享衔接机制,形成联动救助一体化平台,畅通救助渠道;外部与政法委、财政局、民政、乡镇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促进配合联动。同时,依托该院“检察官进网格”工作机制全面下沉检力,入格检察官每月深入网格走访一次,面对面为群众提供专业法法治服务,利用微信群、网络平台等,延伸司法服务群众的触角,让司法救助走到老百姓中间,检察官在网格内当起了解民忧的“服务员”,真正把检察为民的政策用好、用足,进一步提升救助质效。

  

  走访社区网格员,宣传国家司法救助政策,了解申请人王某家庭情况

  该案例也是相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进网格”工作的生动体现。2018年7月,该院全面推行该机制,将全院干警与全区549个二级网格全部结对,在网格内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排摸与宣传、公益诉讼、检察监督、法治教育、风险研判等工作。 该项工作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各界关注,区委政法委全文转发工作方案,要求全区基层网格参照执行。检察官们迅速行动,短时间内便实现了结对走访的全覆盖。

  网格位于城市管理的的最末梢。检察官进网格的初衷就是让检察工作贴近基层、融入群众、发动群众,打通检察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检察官进网格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拓展了检察事业的新空间,将助力打造全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编辑:郑玲兰